更新时间:2018-04-19 17:35:07点击:
反传销帮帮网发布:
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,传销违法犯罪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“经济邪教”。广西南宁市高位推进,深度打击,确立“源头治理、创新模式、依法打击、科技应用”的打传工作主线,成功探索出链式治理传销工作新模式,在全市范围内创建无传销小区,有效遏制了传销的蔓延势头。
“竹篮打水一场空 传销致富路不通”、“重拳出击打传销 全力维稳促和谐”。3月28日,《法制日报》记者来到南宁市仙葫开发区观澜溪谷小区,南宁市工商、公安部门制作的打传宣传标语一句句迎面而来,小区法治广场上,居民们或悠然晒太阳闲话家常,或带着孩子玩耍。
“这在以前,小区昨天挂的宣传标语,今天传销人员就损坏、撕毁了。”仙葫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说,猖獗程度可见一般。
除了撕毁宣传标语,小区里还经常发生门禁系统遭破坏、陌生人成群结对甚至发生偷盗等治安事件,使得居民苦不堪言。仙葫开发区作为南宁市青秀区唯一的经济开发区,却一度成为了传销的代名词。
如何打好传销这场攻坚战、持久战?南宁市政法综治部门重拳出击,直指要害。
2017年,南宁市调整充实打击传销工作领导小组,由时任市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,现为市委副书记、政法委书记杨维超担任组长,领导小组由原来设在市工商局调整为市综治办,组建以公安、工商为主力、相关部门参与的打击传销领导小组。打击传销工作纳入综治考评内容,与综治其它重点工作同步规划、同步推进。
在全市7个有传销的县区、开发区,南宁市组成打击传销专业队伍,实行全天候的打击。仙葫开发区以仙葫派出所为主,整合工商质监所、综治办、流动人口办、治安联防大队及青秀区维稳大队等部门抽调组成45人的打击传销联合执法专业队伍。
工作中,群众向社区网格员反映涉嫌传销住户、人员信息,网格员向打传办进一步上报信息,小区视频监控,综治中心视频联控有效掌握涉传销人员信息、动向,“专业打传队伍”迅速出击锁定证据,一系列链条式打击下,将涉传销人员逮捕。
传销人员较多非法活动在出租屋进行。在南宁市打传办、市网格中心的协调下,公安、工商、房管、税务等职能部门进驻新建的仙葫开发区综治中心,打造出租屋治安管理、工商管理、租赁登记备案、缴纳税费等“一站式”综合服务管理平台。
“我们把规范出租屋管理作为打传的‘牛鼻子’。”杨维超介绍说,由公安、工商部门对涉传出租屋主进行行政告诫和行政处罚,由房管部门对出租屋进行登记备案,督促指导房产租赁中介机构规范租赁中介业务、物业服务企业加强外来人员登记和内部管理,由税务部门对出租屋征收出租屋税。
据统计,2017年8月至今,在青秀公安分局精心组织和强有力打击下,仙葫派出所和支援队、所已对219名传销人员依法进行刑事拘留,工商部门对相关涉传76户出租屋屋主下发了行政告诫书。
传销人员被抓获后仍执迷不悟是治理的难点。仙葫开发区派出所副所长陈治升介绍说,“传销分子对传销沉迷极深,往往是经过宣教后,‘因为证据不足,打了放,放了打’的情况时有发生,打击执法人员的斗志,更助长了传销组织者的气焰。”
在仙葫开发区综治中心,专门设置有多媒体反传销宣教室,对不构成犯罪的传销参与人员,通过宣传标语、案例、视频等形式开展系统性、强制性的反传销宣传教育。开展宣传教育后,南宁市还对传销人员进行“人员蓄水”工作,把传销人员的身份信息、相片、指纹等信息,上传到自主研发的打击传销信息系统数据库。这意味着,传销人员上了“黑名单”,只要再犯案查处时便“有迹可寻”。
通过一系列链式治理措施,南宁市观澜溪谷小区创建无传销小区示范点工作顺利推进。示范点创建以来,小区治安案件实现“零发案”、无“黄赌毒”,传销问题基本绝迹,居民幸福感、安全感和获得感得到大幅度提升。
“我们将继续保持对传销违法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,积极探索打传工作新模式,并在全市乃至全区推广。”杨维超表示,南宁市坚决铲除传销这一经济“毒瘤”,力争年底前将自治区点名的传销重点小区一一摘牌,在全市范围内创一批无传销小区,有力维护首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。
法制网记者 莫小松 马艳
法制网通讯员 赵儒敏 班月生